原创:鲁超
答案都写在这张图上
快,盯着这张图看3分钟。
看懂了吗?
看懂了就不用往下拉了,挺累人的~
没看懂?
那就对了,继续下拉吧。
倾情预告一下:以下是宇宙终极奥秘,不看遗憾终身,看完终身遗憾~
首先,氧在宇宙中的排名确实是第三位,仅次于氢和氦这两种大爆炸元素。
银河系中的元素丰度排名。因为银河系比较“平庸”,所以我们相信这和全宇宙的元素丰度差不了多少。
众所周知,大爆炸“big bang”炸出了氢、氦和极少的锂。
38万年后,宇宙中开始发出缕缕星光,在这之后,制造更高级元素的工厂是恒星!
▲宇宙大爆炸
恒星靠核聚变反应将较轻的元素合成更重的元素,一直到铁,一般认为铁56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最高,这首伟岸的舞曲在铁这里终于划上了一个休止符,无法再进行下去了。
铁之后的重元素主要来自超新星爆炸和双中子星合并。
此外,在二代、三代超级大恒星的内部,由于质量足够大,温度足够高,加上已有一些重元素,因此也可能会发生一些生成“超铁元素”的核反应,这被称为“S-过程”(慢过程)。
从名字就知道这种核反应是极其缓慢的,而且最高也只能生成到82号元素——铅。
宇宙中,这些重元素的丰度显然不可能太高,就不在我们今天讨论范围内了。
▲原子核吃进中子,吃多了会“消化不良”,发生β衰变,中子变成质子。这就是慢中子俘获过程(S-过程)
这样,要讨论铁之前元素丰度的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无非是两方面:
1,恒星内部核聚变的路线(确保生产出来)
2,各种元素同位素的稳定性(不衰变掉)
最早提出核聚变是恒星能量来源的是爱丁顿先生,不过他马上就被打脸了,其他科学家掐指一算,根据经典物理学,需要达到几百亿度的高温,氢原子核(质子)才能克服电荷排斥力发生聚变反应。
而当时了解到太阳中心温度大约为4000万度氩气密度,这差距显然太大了。
▲爱丁顿
关键时候,伽莫夫来救场了,他在研究阿尔法衰变的时候发现了量子隧道效应。
两位科学家阿特金森和豪特曼斯把这个效应用在爱丁顿的问题上,成功帮他解了围。
有个有趣的故事,豪特曼斯和一个妹子夜间散步,妹子看到壮丽的星光,不禁感叹:星星一闪一闪多美啊!
豪特曼斯自鸣得意的说:“我刚刚知道它们为什么发光!”妹子不为所动继续欣赏星光。其实,这个妹子是阿特金森的夫人。
▲阿特金森(左)和豪特曼斯(右)最早证明恒星核聚变可行,私下里也有一段扯不清的情感纠葛?
阿特金森和豪特曼斯只是证明了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可行,第一条恒星内部的核反应路径是1938年贝特和维兹泽克找到的——碳氮氧循环(CNO cycle)。
碳12原子核与一个质子(氢原子核)聚合生成氮13原子核,这是一种很不稳定的同位素,它很快发生β衰变,生成碳13原子核,碳13再碰到一个质子生成氮14原子核,这就是氮元素的主要由来。
但是在CNO循环中,氮14原子核还继续反应下去,和一个质子碰撞生成氧15原子核,氧15也很快发生β衰变,生成氮15原子核氩气密度,氮15再跟一个质子碰撞,这次生成一个碳12原子核和一个α粒子(氦4原子核)。
碳氮氧循环在1500万度左右就开始启动反应,两位科学家因此而获得了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家。
▲转了一圈,碳12还是碳12,但是这个循环相当于把4个质子(氢1原子核)变成了一个α粒子(氦4原子核)。碳
等一等,前面不是说了吗?
宇宙大爆炸只“轰”出了氢氦锂三种元素,最早的碳氮氧从哪里来的?
这不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啊,这是根本没有鸡蛋也能生出小鸡的问题啊!
这问题科学家们早就想到了,就在1938年稍晚点,贝特和克里奇菲尔德就发现了另一条核反应路径:质子-质子链(p-p链)。
原来,在没有碳氮氧的情况下,氢核(质子)也可以聚变。
p-p链有好几种分支,主流的p-p链分三步走:
1,两个氢核(质子)碰撞生成一个氘核,释放出中微子和正电子
2,这个氘核与另一个氢核碰撞生成氦3,
3,两个氦3碰撞,生成一个氦4核和两个氢核。
p-p链在400万度就可以启动,我们的太阳中主要是p-p链反应,碳氮氧循环只占1.4%。
而在超过1.3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内部,碳氮氧循环才会占据主导作用。
▲质子-质子链(p-p链)
从p-p链这个反应路径,可以看出来三个推论:
1,氘比氢更容易发生核聚变反应。大爆炸也生成了很多氘,对宇宙中氘含量的测定,表明宇宙并不是无限年龄,这从另一方面也印证了大爆炸理论的成立。
2,氦3也是理想的核聚变材料,为什么月球那么让人心驰神往啊?
3,锂在宇宙中的丰度却比氢和氦少的太多,不成比例,这被称为“宇宙学锂差异”。更让天文学家感到奇怪的是,老恒星里的锂很少,反而是一些年轻的恒星里的锂更多。
▲2009年的科幻片《月球》,主人公就是在月球上开采核燃料——氦3
研究了质子-质子链后,就容易理解:锂会和氢核反应结合生成两个氦原子,这种核反应只需要240万度就可以发生,而这是很多恒星都可以轻易达到的温度。
好了,锂元素第一个被排除了。
▲由于锂的这种核反应性能,太阳上锂的丰度甚至比地壳里还要少。
就这样,恒星中的氢以这些路径不断聚变成氦,由于氦比氢重,所以形成一个氦的核心。
然后呢?
当一颗恒星核心中的氢快耗尽时,它就会开始坍缩,直到中心温度上升到一亿度,氦核开始发生聚变,两个氦核聚合成铍8,可惜铍8半衰期太短,很快又衰变成两个氦核。
如果在“短命”铍8仅有的寿命时间内,又一个氦核撞上了它,就有机会发生核反应,变成碳12。
这个总反应相当于三个氦核(α粒子)聚变成一个碳核,因此这个过程叫做“3α过程”。
▲“3α过程”:第一步是可逆的,在正巧碰到第三个氦原子的时候,才会生成碳12
在《流浪地球》中,就是大刘的幻想,让太阳提前进入了这个阶段,太阳开始变成一颗红巨星,最终发生一次氦闪爆炸。
在这期间,“3α过程”极其迅速,恒星中心60-80%的氦在几秒钟内全部变成碳,产生的能量几乎在瞬间辐射出来,让这颗恒星的光度达到正常太阳的一千亿倍,几乎和银河系的亮度一样。
好了,回到化学元素。
通过“3α过程”元素制造生产序列直接从2号元素氦跳到了6号元素碳。
锂的问题之前说过了,铍的劣势在这个过程里也表露无遗,铍8半衰期太短,只是这个过程的中间产物,较稳定的铍9不在这条反应路线上。
硼更惨,根本就不在这条反应路线上。
那宇宙中的铍和硼是怎么来的呢?它们来自宇宙射线,也就是说,完全凭运气。
所以,虽然它们俩是较轻的元素,在宇宙中的丰度却极其低。
▲铍和硼的产生源于宇宙射线
然后呢?
在恒星内部,α粒子非常活跃,不仅参与“3α过程”,当恒心中心的碳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还会继续和高级原子核发生反应,和碳生成氧。
再一路反应下去,生成氖20、镁24、硅28、硫32、氩36、钙40、钛44、铬48、铁52和镍56。
相当于不断向原子核中“塞”阿尔法粒子。这个过程叫做“α过程”,也叫作“α阶梯”。
上面提到的这些偶数原子序数的元素也叫作“α元素”!
这条线路在镍56这里走到了头,但镍56并不稳定,发生电子俘获会衰变成铁56。
一般认为铁56是最稳定的同位素,其实不然,镍62才是比结合能最高的同位素。
但一方面镍62不在这条反应路线上,另一方面由于“光致蜕变”作用,高能伽马射线会切断原子核,所以宇宙中镍的丰度远远少于铁。
“α过程”在恒星内部发生的几率很低,且主要以生成氧、氖为主,对恒星的能量产生没有显著的贡献。
由于强大的库伦势垒,氖以后的反应更不容易发生。但这毕竟是偶数原子序数元素的一条生路,奇数原子序数的元素盼星星盼月亮都没这条路线呢……
所以宇宙中奇数元素都比较少。问题又简化了一步,奇数元素被排除,接下来只要比较碳到铁的偶数元素就可以了。
然后呢?
和太阳质量差不多的普通恒星走到“3α过程”就到头了,接下来它们会变成一颗白矮星,主要成分就是碳和氧,有人搞噱头说这是“钻石星球”,其实白矮星上的超固态和我们熟知的钻石是两种形态。
而当一颗恒星的质量超过8个太阳,其中心温度超过5亿度,密度超过300万吨/立方米,就会继续开启“碳燃烧”路线。
两个碳原子核聚变生成氖20、钠23、镁23、镁24和氧16。其中,前三者是主反应。
这个过程中,虽然氧的产出很少,但氧坐观“小弟”碳的“燃烧”,而最大限度保留了自己,所以“碳燃烧”的最终结果是产生一个氧,氖,钠和镁的内核。
你可能以为,这种燃烧的条件如此苛刻,应该持续很长时间吧?
其实不然!
基本上是越重的恒星反应速度越快,对一颗25倍太阳质量的恒星来说,仅仅600年,就足够“碳燃烧”殆尽了!
然后呢?
你可能以为,按照座次,应该轮到“氧燃烧”了吧?
其实不然!氖元素说:“氧小弟别急,先等等,我先上!”
当“碳燃烧”结束形成一个氧,氖,钠和镁的内核后,恒星中心的温度和压力继续升高,达到12亿度,密度超过400万吨/立方米后,就会启动“氖燃烧”,这个条件并不比“碳燃烧”难很多。
和之前的核聚变反应不一样,“氖燃烧”并非氖核和氖核的反应,而是在强烈的伽马射线辐射下的“光致蜕变”反应。
氖核在受伽马射线激发后,变成氧16和一个α粒子;也有一部分氖核继续发生α阶梯反应,和α粒子结合变成镁24。
因此“氖燃烧”的结果是生成更多的氧和镁,你开始理解为什么氧比碳多了吧?
“氖燃烧”的另一个结果是:镁是宇宙中最多的金属元素。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设计资源,一年会员只需2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站长微信:ziyuanshu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