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蛋白酶D (cathepsin D,CTSD/CathD/CATD) 是一种溶酶体天冬氨酸蛋白酶,在溶酶体中消化废弃的蛋白质以维持细胞的健康状态,CTSD在不同的生理和病理条件下还具有促凋亡和促增殖的双重功能,即以成熟形式(m-CTSD)进入胞浆,激活caspases,引起细胞凋亡,以酶原形式(pro-CTSD)分泌到细胞外,以非蛋白酶的功能促进细胞增殖,在乳腺癌及其他肿瘤的发生和转移中发挥作用。因此,CTSD的表达、成熟和分泌是决定其促凋亡或促增殖功能的关键,但是其调控机制却不清楚。全变态昆虫在从幼虫变为成虫的变态发育过程中变态发育,在蜕皮激素(20E)调控下发生幼虫组织凋亡和成虫组织增殖的组织重塑过程,并且不同的组织及细胞有不同的命运,幼虫中肠和脂肪体细胞发生自噬和凋亡,而成虫中肠和脂肪体细胞却发生增殖,表皮则通过基因表达的改变实现重塑,其分子机制也不清楚。因此,昆虫变态发育为研究类固醇激素调控CTSD的双重功能及机制提供了理想模型。

山东大学赵小凡教授近期在Autophagy发表了题为Autophagy triggers CTSD (cathepsin D) maturation and localization inside cells to promote apoptosis的文章,利用重大农业害虫棉铃虫为研究模型,阐明了昆虫变态发育过程中蜕皮激素促进CTSD表达、成熟和分泌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组织重塑中的作用。

研究者发现CTSD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和发育阶段特异性,CTSD以糖基化的成熟蛋白酶(G-m-CTSD)存在于变态期幼虫中肠细胞,以无糖基化的酶原(pro-CTSD)存在于蛹早期表皮细胞,以糖基化的酶原(G-pro-CTSD)存在于蛹期血淋巴,而在脂肪体和血细胞中表达量极低。通过组织培养和糖苷酶处理证明血淋巴中的G-pro-CTSD是从蛹早期的表皮分泌而来的;通过糖基化位点突变实验证明第233位的天冬酰胺(N233)的糖基化决定了pro-CTSD的分泌;通过虫体RNA干扰实验证明20E通过核受体复合物EcR-USP1上调CTSD的表达;通过不同组织体外培养、自噬抑制剂、以及体内自噬相关蛋白(ATGs)的基因干扰,证明20E通过自噬诱导CTSD的成熟并使其滞留在幼虫中肠细胞内,促进Caspase-3活化,从而促进幼虫中肠凋亡。通过体内注射CTSD抗体中和蛹期血淋巴中的G-pro-CTSD的实验,证明了血淋巴中的G-pro-CTSD促进成虫脂肪体的DNA内复制和细胞增殖。该研究还测定了棉铃虫血淋巴中20E滴度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并发现中肠的20E滴度、核受体及ATGs的表达均高于表皮,可能与CTSD在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成熟及分泌有关。

变态发育的意义_变态发育和不变态发育_变态发育

图示.20E调控CTSD表达、成熟、分泌的分子机制及其在昆虫变态发育中对组织重塑的作用。A.棉铃虫从5龄取食期(5F)至成虫(A-2 d)的发育过程中各种发育事件的时间表。B. CTSD的双重功能及调控机制示意图。

该研究揭示了CTSD表达、成熟和分泌的分子机制、自噬与凋亡的关系及转化机制、以及昆虫变态发育的组织重塑中不同组织细胞命运的分子机制,对于研发调控CTSD双重功能促进凋亡或增殖的策略提供了参考,为害虫控制提供了靶标基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此研究由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小凡教授团队完成,课题组在读博士生邸宇琴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赵小凡教授为通讯作者,山东大学为署名单位。

赵小凡教授课题组以重大农业害虫棉铃虫为材料变态发育,长期研究蜕皮激素调控昆虫变态发育的分子机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因重点项目的系列资助,研究成果发表在PNAS, Autophagy, Development, PloS Genetics,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Endocrinology, 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等主流期刊上,揭示了蜕皮激素调控昆虫变态发育的分子机理,为害虫控治提供了理论知识和靶标基因。

原文链接

制版人:珂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设计资源,一年会员只需2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站长微信:ziyuanshu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