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清宫戏流行,特别是当年《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的热播,让大家对康熙往年发生的“九子夺嫡”都很熟悉。但是康熙作为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一共生了35个皇子,为什么仅有9位皇子参与夺嫡呢?其他26个皇子都在干什么?难道都在搬着板凳看戏吃瓜吗?
就算是有的皇子当时没成年,可是老五、老六、老七,还有十一阿哥、十二阿哥他们都为什么没参与夺嫡呢?
九子夺嫡
如果把这26位皇子可以分为3类,事情就比较清晰明了了。
第一类:过早夭折。
康熙虽然生了35个儿子,但其实参与序齿的只有24个,还有11个,因为很小就夭折了,所以连参与排行的资格都没有,就更加不可能参与夺嫡了。
第二类:夺嫡的时候年龄太小,或者是夺嫡的时候已经死了。
康熙是封了太子的,那就是嫡长子胤礽。在康熙四十七年之前,因为有胤礽这个太子在,所以其他的皇子即便是有非分之想,也是不敢表现出来的,所以谈不上夺嫡。
但是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被废,这些阿哥们的心思就活泛起来了。于是有实力、有势力、有能力、有魅力、有野心的皇子们就参与了这场夺嫡之争。
所以,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时候,还没成年的皇子是基本没希望参与夺嫡的,因为你年龄太小,能力和实力都还没表现出来,自然也就没有势力,没人支持。
这一类的也正好有11个人,分别是:
六阿哥:胤祚
5岁的时候就殇了,所以没法参与夺嫡。
十一阿哥:胤禌
11岁的时候也殇了,也没法参与夺嫡。
十六阿哥:胤禄
胤禄
夺嫡之争开始的时候,胤禄才13岁。
他的生母是密嫔王氏序齿,汉人,位份很低,年龄又小,当然是没有资格参与夺嫡的,但是这也让他得以平安一生。
胤禄在数学方面天赋比较高,对于乐律也比较精通,一辈子也都把精力用在了这两方面,参与修撰了《数理精蕴》,还当过算法馆总裁、玉牒馆总裁。
胤禄对于政治基本不大参与,外号“十六聋”。雍正评价他“遇事少担当,然必不至于错误 ”,对他也还算比较喜爱。
本来按照胤禄的出身,他这一辈子能混个郡王就不错了,但是人家最后却成了铁帽子王。
雍正元年的时候,原来的庄亲王博果铎薨逝,但是没有留下子嗣,按照规矩需要从侄子当中过继一个袭爵。因为雍正比较喜欢不争权夺利的胤禄,所以便让他继承了庄亲王的爵位。
胤禄一辈子可以算是四平八稳,当了45年的太平王爷,即便是在乾隆年间因弘晳逆案受处分,也只是免去官职,而保留了亲王爵位,一直活到乾隆三十二年,才寿终正寝,享年73岁。
十七阿哥:胤礼
胤礼
夺嫡之争开始的时候,胤禄才11岁。
生母为勤妃,汉人。因为年龄小,而且从小师从大诗人沈德潜,一心纵情山水,诗词歌赋和书法,再加上这位小哥哥很是少年老成,所以也很聪明的不参与政治。这自然也就获得了雍正的喜爱。
胤礼在康熙朝的时候一直没有封爵,一直到雍正登基,才被封为果郡王。
雍正六年,胤礼又被加封为和硕果亲王。
乾隆三年,胤礼英年早逝,享年42岁。死后没有留下子嗣,但是乾隆对这位十七叔还是比较尊重的,专门把弘曕过继给了胤礼,继续继承果亲王爵位。
需要说明的一点儿是,胤礼为人直朴谨慎,品行卓然,是不会干出《甄嬛传》中那种跟雍正妃子偷情的勾当的。
十八阿哥:胤祄
夺嫡之争开始的时候才7岁,而且8岁的时候就殇了,也没法参与夺嫡。
十九阿哥:胤禝
虽然参与了序齿,但是3岁就夭折了,都没等到夺嫡之争开始。
二十阿哥:胤祎
夺嫡之争开始的时候才2岁。
生母为襄嫔高氏,汉人,位份较低。
这哥们是懒字的代名词,雍正对于没有参与夺嫡的兄弟们都还是不错的,但是也忍不住骂他“人本庸愚,性复懒惰”。连带着乾隆皇帝也对自己这位叔叔很不待见。
于是乎,胤祎虽然活了50岁,但是最高的爵位也只是贝勒,一度还被贬为镇国公。这对于成年的正牌子皇子来说,也算是低到家了。
因为这个特别懒,又没什么才华,母家那边也没地位,所以雍正和乾隆两代帝王给胤祎安排的差事也就是守陵,可以说这哥们不是在守陵,就是在守陵的路上。
但就是守陵这份差事,胤祎也嫌累,不愿意干,三番五次的以生病为理由不去。于是进一步惹恼了雍正和乾隆,直接派人押着他去守陵。
最后胤祎也是死在了守陵的地方,也葬在了守陵的地方。
二十一阿哥:胤禧
胤禧
九子夺嫡开始的时候,胤禧还没出生呢,他生于1711年,只比大侄子弘历大7个月。
生母是庶妃陈氏,汉人,出生低微,自然也没资格参与夺嫡。
胤禧有点儿宋徽宗转世的味道,不爱江山政治,只爱钻研艺术。诗词歌赋、书法绘画都是他的爱好,生活也朴素,还喜欢藏书,俸禄基本都用来买书或资助落魄文人了。
胤禧在诗词方面的造诣极高,称得上是诗人,所以特别得生平写了一万多首诗的乾隆喜爱。一继位就封了胤禧为慎郡王。
胤禧活了48岁,乾隆二十三去世,也没有留下子嗣。乾隆把自己的儿子永瑢过继给胤禧当孙子,承袭了慎郡王的爵位。
二十二阿哥:胤祜
也是夺嫡开始的时候还没出生,比乾隆还小1岁。
生母是谨嫔色赫图氏。
这哥们相当没有存在感,史书对他几乎没有什么记载,说的最多就是他娶了几个老婆,生了几个儿子和女儿。
爵位方面也没什么表现,因为他生的晚,雍正八年才年满18岁,被封为贝子。
乾隆九年因病去世,一共活了33岁。
胤祜
二十三阿哥:胤祁
胤祁比乾隆小了3岁,康熙驾崩的时候,他才9岁。
生母静嫔石氏,地位非常低下,康熙朝的时候甚至都没有名分。
胤祁本人也极其不争气,史书记载其性格浮躁轻佻,啥正事也不干。雍正甚至连个贝子都舍不得封他,只封了他一个镇国公的爵位。
乾隆一开始还觉得自己这个小叔叔爵位有点儿低了,把他提升为贝勒,结果发现自己这个决定实在是不明智,这个叔叔实在是不争气。没过几年,又把胤祁的爵位给贬成了镇国公。
胤祁一辈子碌碌无为,也非常不受哥哥雍正和大侄子乾隆的待见,但是也可能正是他的这种性格,反而让他一直活到乾隆五十年才死,享年73岁。
二十四阿哥:胤祕
除去一出生就夭折的胤禐,胤祕是康熙参与序齿的最小的儿子,康熙驾崩的时候,他才6岁。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说“我听见了,是四阿哥”的就是胤祕。史书上没有关于这段的记载,但是胤祕确实终其一生比较得雍正喜爱。
胤祕的生母是穆嫔陈氏,虽然是汉人,但是汉八旗女子。再加上又是老来得子,打小便受康熙宠爱。
雍正登基后,也把这位小弟弟接进宫里当作儿子来养。雍正十一年,胤祕刚18岁,可以封爵了,就直接被封为和硕诚亲王。连乾隆都没这个待遇,弘历是22岁才封的亲王。
胤祕也非常懂事,并不恃宠而骄,所以乾隆登基后也对他比较好。
乾隆三十八年,胤祕去世,享年56岁。
除去以上两类,还剩下13位皇子,参与夺嫡的就9位,剩下的4位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说的第三类了。
五阿哥:胤祺
从年龄上来说,连十四阿哥都参与了夺嫡,作为老五的胤祺是有资格参与夺嫡的。
从出身上来说,胤祺的生母是宜妃郭络罗氏,也就是《康熙微服私访记》中邓婕扮演的宜妃,非常得康熙宠爱,同时参与夺嫡的九阿哥胤禟也是宜妃所生,按理说胤祺也是有资格参与夺嫡的。
但是最终为什么胤祺没有参与夺嫡呢?
俗话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胤祺和胤禟虽然是一母同胞,但是性格和为人处世截然不同,这就跟老四和老十四也是一个妈生的,但是最终也站到了对立面。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清朝的皇子是不能被生母所养的,一般生下来就要送到别的妃子那儿去养,甚至送到宫外去养。
胤祺生下来后,就被送到了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跟前去养,也就是康熙的嫡母。
博尔济吉特氏这个名字很熟吧?孝庄就是这个姓,这位博尔济吉特氏就是孝庄的侄孙女。
博尔济吉特氏自己没有儿子,所以就把这个孙子当亲儿子来养,对他是百般的宠爱,不对,是溺爱才对。
所以别的皇子小时候都是要认真学习的,而胤祺不需要,他只需要玩,一直到9岁了,这位小哥甚至连汉字都不认识,一直到后来长大了,汉语也说不利索。
所以,这么一位皇子,是不可能参与夺嫡的,因为清朝已经入关70多年了,不可能选一个连汉语都说不好的人来当皇帝。
雍正登基后,对于胤禟极其厌恶,将其圈禁并改名塞思黑,连带着对宜妃也不待见,但是对胤祺却非常不错。一来是胤祺对没威胁,二来是胤祺“心性甚善,为人敦厚”,雍正自己也夸他“秉性温和”。
因为这一点儿,在康熙四十八年,大封诸皇子的时候,康熙一共封了3个亲王,胤祺位列其中,被封为和硕恒亲王。
胤祺活了54岁,薨于雍正十年,算是寿终正寝。
七阿哥:胤佑
胤祐之所以没有参与夺嫡,主要是因为身有残疾,具体是什么残疾,史书没有明确记载,有人猜测是在跟随康熙征讨葛尔丹的时候,腿受了伤,所以是个瘸子。
再加上胤祐的生母位份较低,所以养成了“敬谨小心,安分守己”的性格,在夺嫡之争中,选择了中立不站队,哪一个兄弟也没得罪。
胤祐在康熙时被封为淳郡王,雍正登基后,又加封其为和硕淳亲王。
胤佑去世于雍正八年,享年51岁。
十二阿哥:胤祹
这又是一位因为教育而改变一生的皇子,前面说了清朝的皇子都不是由生母抚养的,五阿哥是由皇太后抚养大的,胤祹的抚养人也不一般,是大家的熟人——苏麻喇姑。
晚年的苏麻喇姑笃信佛教,所以胤祹也被培养的很是佛系,对政治不关心,反而对丧葬礼仪特别上心。在胤祹的一生中,大清朝只要碰上重要丧事,主持人几乎都是胤祹。
再加上胤祹的生母定嫔,也是位份较低之人。所以胤祹没有掺和夺嫡的事情,并且最终活成了康熙儿子当中最长寿的那一个。
雍正登基后,先是封胤祹为履郡王,后来又降为贝子,再降为镇国公。
但是胤祹乃佛系之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雍正过了一阵子就又感觉有点儿对不住这个弟弟,又把他提为履郡王。
乾隆继位后,又晋封胤祹为和硕履亲王。
胤祹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活了77岁。
十五阿哥:胤禑
这又是一位碌碌无为的皇子,史书上对他的记载也是寥寥无几。
夺嫡开始的时候,他才15岁,勉强算是成年,再加上生母密嫔地位比较低,所以他即便想参与夺嫡,也没那个实力。
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儿是,胤禑是由德妃乌雅氏抚养长大的,也就是雍正的生母。
结果胤禑跟雍正的关系不好,反而是跟十四阿哥胤禵走的比较近。
有着这么一层关系,雍正登基后,就不可能对胤禑好。所以胤禑只得了一个贝勒的爵位,差事也是守陵。
胤禑活的也不长,39岁就死了。
综上所述序齿,参与夺嫡的皇子,除了十三阿哥胤祥之外,其余的人都被圈禁了。
但是没有参与夺嫡的人,除了自己夭折或是早死外,基本都得了善终,而且基本也都得以封爵,大部分还是亲王。
所以说,雍正对自己的兄弟们还是比较仁厚的,并没有文人野史中所描述的那般刻薄寡恩。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设计资源,一年会员只需2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站长微信:ziyuanshu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