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

此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被高度关注。

记者:李金磊

备受关注的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11日将正式发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21年5月11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李晓超,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张毅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并答记者问。

人口红利消失后的中国二次人口hongli_中国人口普查_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

来自国新办网站。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此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3月15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初步打算在4月上旬召开发布会,向大家公布这次普查的结果。在发布会上会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结果,包括分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受教育程度等方方面面的数据。

不过中国人口普查,4月份上旬并未召开上述发布会。刘爱华4月16日在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解释称,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多的资料,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准备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发布信息的基础上,增加发布更多更细的信息中国人口普查,同时大幅增加普查公报数量。为此,此次普查发布前的准备工作也相应有所增加。下一步会加快工作进度,力争早日向社会公布人口普查的最终结果。

我国的人口普查每10年开展一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从2020年11月1日到12月10日进行入户登记。

此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被高度关注,也引发了外界一些猜测,有外媒称“中国即将报告1949年以来首次人口下降”。不过,4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称,据了解,2020年,我国人口继续保持增长,具体数据将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发布。

火车站内的人群。张煜欢 摄

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一般包括什么?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包括总人口、人口增长、家庭户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民族构成、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城乡人口、人口的流动、登记误差等。

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出现了一些显著变化,既面临人口众多的压力,又面临人口结构转变带来的挑战。去年底,民政部部长李纪恒撰文指出,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40005万人。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388万人。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1527万人,女性人口68478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45(以女性为100)。也就是,男比女多3049万人。

10年来,中国的人口有哪些变化?总人口是否在14亿人以上?生育率是什么水平?“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的人口增长状况如何?男女性别结构有无改善?外界期待答案。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设计资源,一年会员只需2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站长微信:ziyuanshu688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21年5月11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

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性别构成。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年龄构成。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辩证看待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将长期存在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中国人口普查,我们要辩证看待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一是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将长期存在,人口与资源环境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同时,人口增长放缓,需要采取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二是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继续存在,同时劳动年龄人口逐年缓慢减少,经济结构和科技发展需要调整适应。

三是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红利新的优势将逐步显现。同时,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需要加快。

四是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双双上升,少儿人口比重上升既反映了调整生育政策的积极成效,又凸显了“一老一小”问题的重要性,需要优化生育政策,完善养育等人口服务体系。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较快,老龄化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老年人口的增加也会带来智慧、传承、发挥和需求拓展扩大。

五是人口加快集聚,既反映了城镇化和经济集聚的趋势性变化,也对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劳动年龄人口8.8亿,较10年前减少4000多万人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表示,关于劳动年龄人口的问题,一是从总量上看,七人普与六人普相比,也就是说与2010年相比,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4000多万人。但是应该看到,劳动年龄人口的总规模仍然较大,是8.8亿人,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也依然存在,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是从质量上看,劳动年龄人口素质显著提高。这次普查数据显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1年,比2010年提高0.83年。

三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服务体系的覆盖面也在不断扩大,而人口的身体素质也日益改善,人口的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

东三省2020年总人口9851万,较10年前减少1101万

宁吉喆表示,东北地区大家都很关心。从这次普查的数据看,东北地区的人口十年来发生的变化有几个特点:

一是总人口依然较多中国人口普查,但是出现了负增长。2020年,东北三省总人口9851万人,接近1亿人,规模依然较大,但比十年前减少了1101万人。二是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处于正常范围。三是老龄化程度较深,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16.39%,提高了7.2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是人才储备丰富,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6.75%,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16年,东北地区这两个反映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指标,都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是城市发展基础较好,东北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71%,在全国数据是排在前面的。

东北地区人口的减少,受到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人口生育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东北在我们国家处于高纬度地区,冬季相对漫长且寒冷,一些东北人口向比较温暖的南方迁移流动,这也是全球许多国家人口迁移流动的趋势性特征,欧洲、美国都有这种现象。此外,受生育观念、生育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要看到东北地区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攻坚期,沿海一些经济发达省市多样化的发展机会和就业前景,对其他地区包括东北地区的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设计资源,一年会员只需2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站长微信:ziyuanshu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