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魁首

出于对历史的敬畏,人们总热衷于对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事件,做追溯源头的探求。自隋朝始延续一千二百八十余年的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无疑有着难于逾越的重大意义。

作为唐代科举制度改进后的首科状元,唐武徳五年(公元六二二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也荣膺魁首地成为了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位状元。

孙伏伽,贝州武城(今河北清河)人。生年不详,卒于唐显庆三年(公元六五八年)。

隋文帝杨坚于开皇二年(公元五八二年)废弃门阀世袭的‘九品中正制’ ,开创了‘不限资荫,唯在得人’ 按才学选拨文士的选官制度。

隋炀帝杨广大业三年(公元六零七年)始设置进士科,孙伏伽、房玄龄、温彦博、张损之等唐初重臣,均是隋朝设置进士科时考中进士涉足仕途。由于隋朝的科举选官制度并没有名次区分,因而并未产生状元这种称谓。

唐初对于开科取士做出了新的规定,各州贡送京城考生,应试之前要向礼部呈递州里的解状及本人的亲状,统称为‘投状’。考试后礼部会将录取考生的考卷及投状一并呈报帝王,称之为‘奏状’。帝王审阅后,依奏状及投状的优劣排名先后,做为朝庭用人顺次。在最上面的考卷就成为了状头,也即状元。状元之名由此始出,并见诸于唐人语汇与文字。

从朋友口中提前获知自已将获取状元这种称谓时,孙伏伽并未显现出丝毫的兴奋与喜悦。因为此时孙伏伽这位顺降唐朝的隋朝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法曹(市法院院长兼公安局长)孙伏伽,正因降唐后直言上疏被免官赋闲家中。

唐武德初年(公元六一八年),以前朝降顺官员初入唐朝的孙伏伽向唐高祖李渊谏言三事,一:开言路。劝帝王虚怀纳谏,开不避讳之言路。二:废百戏散乐。劝帝王不要沉迷于声色犬马,要雅正社会风气。三:请为皇太子及诸王慎选僚友。劝帝王慎重挑选太子及诸王身边的人,防止身边的人误导太子及诸王。

唐高祖李渊阅罢孙伏伽谏言龙颜大悦。孙伏伽的谏言三事,正是唐高祖李渊建立唐王朝之初急待处置与解决的难题。

隋义宁二年(公元六一八年)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这种篡位称帝遭到了来自各方的不满与谴责。李渊明白只有虚怀纳言努力安抚各方势力,才能逐渐平息各方势力对他所建新王朝的不满。而废百戏散乐,劝帝王不要沉迷于声色犬马,

这正是隋王朝灭亡的前车之鉴。请为皇太子及诸王慎选僚友,这条谏言虽然排在了孙伏伽谏言的最后一条。但可以毫无疑义地说,这正是唐高祖李渊心中最急切想听到的谏言。自李渊建立唐朝,定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便引起了二子秦王李世民极大不满。虽经他对李世民多次册封,李世民仍以各种因由寻机制造与太子李建成的摩擦。并在秦王府内广纳人才,已有了形成‘秦王党’与朝庭分庭抗礼的趋势。

唐高祖李渊欲借孙伏伽谏言警示秦王李世民,当即诏曰:“伏伽既怀谅直,宜处宪司,可治书侍御史”。()任命孙伏伽为治书侍御史(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并赐帛三百匹。

然而孙伏伽请为皇太子及诸王慎选僚友的谏言。正击中了当年的秦王,而后用玄武门之变逼父退位,杀死长兄太子李建成及四弟齐王李元吉的唐太宗李世民软肋。因为此时李世民身旁聚集着房玄龄、长孙无忌、尉迟恭、杜如晦等日后与他一同发起玄武门之变的‘僚友’。

孙伏伽被免官的因由唐代史书和文字资料均未做详尽记载。或许这位顺降官员被免去官职,根本就不值记录在史书或文字资料之中。

赋闲在家的孙伏伽参加了进士科考试并获取状元。这在后世看来是种难于理解和想象的事情。以免官之身参加进士科考试,一则说明当时的科举制度尚未完备。再则说明在科举制度之初,隋唐的帝王们并未能预想到科举制度的产生,对此后的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具有里程碑般的重大意义。

获取状元的孙伏伽被唐高祖李渊再次任命为了治书侍御史。

秦王李世民迅即将被唐高祖李渊重新任命的孙伏伽拢入了自已阵营。孙伏伽融入李世民阵营后,倾力拥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竭尽全力为李世民效力。李世民登上皇位后,赐孙伏伽男爵,食邑乐安。升为大理寺少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受李世民重用的孙伏伽仍然秉持其直言敢谏的性格。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初迷恋上了狩猎,无人胆敢劝阻。独孙伏伽陈以利害力阻李世民外出狩猎。唐太宗李世民感其忠直,赐孙伏伽为谏议大夫,迁为大理寺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唐永徽五年(公元六五四年)孙伏伽年老辞官。显庆三年于武城家中寿终。

、均有。孙伏伽为大理寺卿时孙伏伽,谏言唐太宗李世民:“赏罚之行无贵贱亲疏,惟义所在”(国家进行奖赏与处罚不应分贵贱亲疏,唯一的准则是正义国法)。这便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唐朝时的说法、唐朝时的版本。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设计资源,一年会员只需2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站长微信:ziyuanshu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