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万物繁茂。
1992年8月,如东经济开发区在4.7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吹响产业立区、产业强区的奋进号角。三十载风雨兼程,半甲子岁月如歌。如今,如东经济开发区产业集聚区26.7平方公里,拥有工业企业总数突破300家,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三大百亿产业加速崛起,风电装备制造、安全防护用品等产业名片闻名遐迩,昂首迈入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行列。
三十而立正青春。坚定扛起如东县委、县政府赋予的“当好全县跨越赶超先行军”职责使命,锚定全县争第一、省市争进位的“双争”目标和高质量发展核心区、科技创新先导区、产城融合示范区“三区”定位,如东经济开发区激扬青春之力,燃烧再出发的豪情,正以崭新的姿态、拼搏的状态乘风破浪,奋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登高望远,乘风驭势借力攀高
若不是有人介绍,很难将名企云集、高楼林立的如东经济开发区与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联系在一起。照片上,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茫茫草荡,还有新世纪初的大片农田。
沧桑巨变的传奇,由奋斗写就。
欣欣向荣的如东经济开发区。
“如东经济开发区是江苏首批省级开发区,也是如东第一家开发园区,肩负着为全县发展‘探路’的重要使命。”如东县委常委、副县长、如东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蔡东说,30年筚路蓝缕,开发区干部职工勇敢“闯”、大胆“创”,一任接着一任干,在一片旷野上建起现代化产业新城,吸引近1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兴业,培育了4家本土上市企业,诞生了两个国家级产业基地。
区域发展,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回望如东经济开发区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总能在关键时刻,敏锐发现机遇、勇敢抓住机遇,乘风而上、借力攀高:抢抓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之“风”,落户如东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投运南通县(市)第一家涉外三星酒店,建成苏中苏北最大日商独资企业群;捕捉“双碳”赛道产业勃兴之“风”,引入风电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培育百亿级新能源装备产业板块;汇聚创新创业澎湃奔涌之“风”,在深圳、上海布局飞地孵化器,打造双招双引枢纽……
海力风电成功上市。
更加强大的“风口”正在形成。伴随“一带一路”倡议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一轮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多重战略机遇交汇叠加,南通新机场、洋吕铁路、如通苏湖铁路等一系列重大交通工程规划实施,如东经济开发区迎风蓄势,正阔步迈上长三角乃至全国大舞台,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再出发!迎接建区30周年,如东经济开发区以一场“云论坛”代替“生日宴”,邀请专家学者为园区发展把脉指向。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上海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何建华认为,如东经济开发区经过30年尤其是近年来的发展,“进”态势愈加明显,“强”动能持续积蓄,“优”质态不断提升,应致力打造新时代开发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新实践样板。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创新经济研究室主任陈建勋博士建议,如东经济开发区以大生态体系作支撑,打造长三角离不开的开发区,成为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的战略协同基地、长三角核心零部件制造的核心基地。
奋进新征程,如东县委、县政府赋予如东经济开发区“当好全县跨越赶超先行军”新使命。“云论坛”上,如东县委副书记、县长陈雷带来县委、县政府对开发区的期望和祝福:坚定信心、总结经验、认清差距、加压奋进,以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姿态和“二次创业”的精神,勇争第一、再攀高峰,继续为企业发展营造一流生态,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高质量发展中努力创造新的辉煌。
集群突击,地标产业链式崛起
驱车如东经济开发区,发展热度扑面而来。
总投资17.6亿元的恒辉安防产业园建设正酣,将全部采用智能制造、智能仓储、智能物流、智能安保、智能管理,推出发热手套、发热服装等新产品,达产后每年可新增销售40亿元。
恒尚新材料生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赋能百亿安防产业。
这座产业园由江苏恒辉安防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从一家企业发展为一座产业园区,作为与如东经济开发区“共同成长”的本土企业,恒辉安防快速裂变的背后,是一条覆盖高端原材料研发、纺织到手套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条。在恒辉安防等产业链支柱企业强力带动下,如东安防产业销售突破100亿元。“我们是开发区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推动者。”恒辉安防董事长王咸华表示,将扎根这片热土,与开发区共赴更好的未来。
产业,是一座园区的“硬核实力”。起笔产业文章,如东经济开发区不仅聚力招引项目,更精心构建上下游生态。2015年,如东经济开发区与中天科技集团深度合作,划出1300亩土地布局电子信息产业。如今,这座“区中园”已落户江东科技有限公司、江东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中天轻合金有限公司、江东合金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我们生产的铜单丝直接供给马路对面的兄弟公司,加工成国内的技术领先的高性能超薄电子铜箔。”江东合金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爱华介绍,隔墙配套大大提升了供应链稳定性、降低了生产成本,今年全园有望实现应税销售超百亿元。
位于中天工业园的江东科技5G智慧光纤工厂投运。
引“苗子”、育“龙头”,考验园区战略眼光与发展定力。去年年底,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首日募集资金32.97亿元,刷新南通A股上市公司IPO募资最高纪录。“2009年,我回乡创办了海力风电,成为如东涉足风电装备制造的第一人。”海力风电董事长许世俊说,“如东经济开发区与企业10余年风雨同行,帮助我们走出‘蛰伏期’,走上通往资本市场的红地毯。”而当海力风电上市的钟声敲响时,如东经济开发区已形成以整机制造为主如东县属于哪个市,包括风电技术研发、风电场建设、检测和运营维护等在内的风电全产业体系如东县属于哪个市,获评国家火炬如东海上风电特色产业基地。
三一帕尔菲格成为随车吊行业的领跑者。
聚木成林,推动地标产业集群突击、链式崛起。数据显示,如东经济开发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约占如东12.5%,却贡献了全县20%的工业应税销售。如东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五霞说,厚植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发展优势,集成政策、集聚要素、集合企业,到“十四五”末,确保园区经济总量占全县份额不少于25%。
聚力创新,一流生态“引凤长栖”
日前,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布,位于如东经济开发区的江苏诺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今年以来,如东经济开发区“喜报”频传:创亿达新材料获国际信息显示学会“2022年度最佳显示组件产品奖”,大唐恩智浦获“2021年度电子元器件行业优秀国产品牌企业专家提名奖”,锵尼玛新材料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强生光电产品近六成出口。
“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园区的支持实打实。”回顾进阶“小巨人”之路,诺德新材料总经理包晓剑感慨,如东经济开发区专门出台《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资金,对企业人才引进、知识产权、技术创新及研发平台等事项进行奖励。“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都会给予3万元奖励,给了我们很大鼓舞。”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聚力激活企业创新动能,如东经济开发区在加大引导激励的同时,精心构建创新创业孵化链条。“园区已建成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孵化器2家、离岸科创中心5家、省级众创空间5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5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21家。”
区项目办现场办公,助推项目快建设。
如东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周群群介绍,园区通过“拉网式、地毯式、叠加式”走访,推动有条件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截至目前,已获评高新技术企业68家、省级民营科技型企业103家。
为企业安心发展、人才后顾无忧创造一流环境,地处北纬32度的如东经济开发区,终年吹拂着“26℃”的春风。
老家安徽、在如东经济开发区一家企业工作的陈文英说:“得知我想把女儿接过来上学,园区26℃温馨服务第八组立即与学校及相关部门沟通对接,开辟‘绿色通道’。这座有温度的园区,值得我为之奋斗。”
爱尔兰独资企业凯爱瑞食品4次扩建,年产量突破15万吨。
凯爱瑞食品(南通)有限公司厂长胡厚伟说,“在我们办理乳制品生产许可证遇到困难时,园区派专人过来帮忙,感动得集团连续3次追加投资,公司产能猛增,已成为凯爱瑞集团在亚太区最大的制造中心。”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今年上半年,如东经济开发区项目建设考核位列全县四大园区第一,连续两季度捧回“流动红旗”。蔡东说,打造高质量发展核心区、科技创新先导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如东经济开发区将为海内外客商提供最适宜的土壤、最灿烂的阳光、最温润的雨露,让各类创新因子加速集聚,各种发展要素竞相涌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超 通讯员 韦育军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设计资源,一年会员只需2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站长微信:ziyuanshu688